"原谷有祖,年老,谷父母厌憎,欲捐之。谷年十有五。"的全文咋解释

 时间:2024-10-12 10:24:48

译文:

骒貉缭塄原谷有一个祖父,年纪大了,原谷的父母厌恶他,想抛弃他。原谷此时十五岁,好言规劝父亲说:“祖父生儿育女,一辈子勤劳节俭,哪里有父亲老了就抛弃的道理呢?这是违背道义啊!”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,做了一辆手推车,把爷爷抛弃在野外。

原谷跟随在父亲后面,把小推车收了回来。父亲问:“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?”原谷说:“等将来你们老了,我就不需要再做这样器具,因此现在先收起来。”父亲感到惭愧,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,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赡养。

出自《原谷谏父》,选自元代郭居敬的《二十四孝》。

原文:

原谷有祖,年老,谷父母厌憎,欲捐之。谷年十有五,谏父曰:“祖育儿生女,勤俭终身,岂有老而捐之者乎?是负义也。”父不从,作舆,弃祖于野。谷随,收舆归。父曰:“汝何以收此凶具?”谷曰:“他日父母老,无需更作此具,是以收之。”父惭,悔之,乃载祖归养。

扩展资料

《二十四孝》全名《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》,这之后,相继又出现《日记故事大全二十四孝》、《女二十四孝》、《男女二十四孝》等劝孝书籍。

杨伯峻在《经书浅谈》考证说:“元代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,由王克孝绘成《二十四孝图》流传世间;清末,张之洞等人将之扩编至《百孝图说》。应园先生邀请为其86岁父亲庆寿,陈少梅完全依照元代王克孝《二十四孝图》内容绘制了《二十四孝图》卷,与之相比,徐操创作的《二十四孝史》则更具个性化。”

专家点评

当代作家马未都:二十四孝图是中国的一个传统文化,它提孝道呢,是我们自周代以来就开始逐渐建立的一个观念,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它起到的作用肯定是不可低估的。二十四孝图,我印象中,是从元代之后逐渐积累起来的,它里头按照我们现在一般的认知呢,确实是有一些糟粕,比如说“郭巨埋儿”,这些肯定都是有糟粕的。但是它总体的意图是好的,就是教人尽孝。只是有一些具体的事例,时过境迁。

我们必须要明白一点,就是道德呢,是有时效的。就在历史上的道德我们今天看有时候不道德,那今天重提二十四孝,我觉得总体精神没有问题,但是具体的事例要分析,有的事例我觉得应该是可以从中国古代中找到一些其他的例子替换,但是它提倡的是一种精神,这种精神对我们民族的孝道的再度推行,对我们维系社会总体的秩序的良好和安定,我觉得还是有好处的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-原谷谏父

  • 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有哪些
  • 首尾呼应有什么好处
  • 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的意思是什么
  • 卜算子·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的写作背景
  • 赵孟頫的代表作有哪些
  • 热门搜索
    先见之明是什么意思 5.20是什么星座 婴儿爽身粉什么牌子好 苹果8什么时候上市 路由器密码是什么 维生素e什么时候吃最好 脚底痛是什么原因 kl是什么意思 迫不及待的意思是什么 救赎什么意思